陇南铝合金围栏生产
垃圾投放亭的卫生管理标准
规范管理的投放亭执行"五定"标准:定时开放(通常6:00-21:00)、定点清洗(每日至少2次)、定人管理(专职督导员巡查)、定期消毒(含氯消毒剂喷洒)、定责维护。清洗水温需保持60℃以上才能有效祛除油污,高压冲洗设备工作压力不小于8MPa。蚊蝇防治采用物理隔绝(防蝇帘)结合生物药剂(灭蝇胺缓释剂),密度控制指标为成蝇数<3只/亭。上海等地推行"亭长制",要求15分钟内响应异味投诉,垃圾桶更换不超过30分钟。
垃圾可以分为四大类
可回收物收集容器为蓝
餐厨垃圾收集容器为绿
有害垃圾收集容器为红
其它垃圾收集容器为灰
垃圾分类的意义
回收2000斤的纸,
可以挽救17棵20年树龄的大树。
回收一个易拉罐,
可以节省3小时的电视电力,
一颗1号电池烂在泥土里,
会使1平方米的土壤失去利用价值。
我们生活中产生的大量垃圾,
正在严重侵蚀我们的生存环境,
垃圾分类是实现
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避免“垃圾围城”的有效途径。
垃圾如何分类
垃圾应该怎样分类,你学会了吗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
让我们人人动手,全民参与
养成良好的生活惯
共创我们生活的美好家园
陇南铝合金围栏生产
7月12日至13日这个周末,一批由师生、亲子家庭和其他市民组成的“探险队”先后走进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馆(福田馆)和深圳市垃圾处理历史博物馆,开启他们的科普馆奇妙之旅。这也意味着,2025年深圳市“垃圾分类科普馆奇妙之旅”暑期低碳研学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深圳市“垃圾分类科普馆奇妙之旅”暑期低碳研学活动已连续开展3年,其依托全市垃圾分类科普馆及共建花园等实践基地制定研学路线、开展研学课程,旨在以“行走的课堂”形式,让市民朋友们在参观实践中深刻理解垃圾减量分类和资源循环利用的价值。
活动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主办,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各区(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承办,深圳市罗湖区小水滴中心协办,今年的活动将持续至8月31日。
作为“垃圾分类科普馆奇妙之旅”首场活动,7月12日,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馆(福田馆)围绕“塑料”主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趣味十足的低碳研学活动,为学生和家长打开了一扇了解塑料垃圾处理全流程的窗口。
“塑料造成的污染,你知道多少?如何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活动现场,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主任、少先队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蒲公英工作委员会主任梁治宇,以模拟体验、互动问例分享等形式,为学生们开启了减塑分类知识课堂全市课,150余人现场观摩全市课。
为上好减塑分类知识课堂全市课,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开发了面向全市中小学生的减塑分类知识课件——《小选择,大未来》。该课件以图文、视频和数据分析等形式,对塑料的诞生、应用、造成的污染以及回收再生的价值进行了趣味科普,并以深圳近年来的减塑行动为例,探讨了“小选择,大未来”的命题,呼吁广大青少年积加入减塑行列,助力“山海捡塑绿美鲲鹏”宣传活动和塑料回收公益计划的进一步推广。
为提升青少年“减塑”意识,深化校外蒲公英少先队建设,后续深圳各区将以全市课为样板,依托蒲公英校外实践基地,积动员蒲公英少先队开展减塑分类知识课堂、奶盒回收、芬芬小课堂等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和社会实践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减塑分类知识课堂还将走进由深圳组织部、共青团深圳员会联合举办的2025年暑假“小小科学家”科学探索研学营,于7月14日至8月22日,在市党群服务中心举办的暑托班上开课。
学以用,践于行。活动现场,蒲公英少先队员们还分组体验了废塑料变成再生产品的制作流程,他们亲手实践,利用塑料瓶、奶茶杯、吸管等废塑料制作成了永生花、小夜灯、沙锤、排箫等创意作品。当天,科普馆内设置的塑料专场换享市集也热闹开张,学生们将自带的闲置塑料物品与其他人员交换,让闲置物品焕发新生。
7月13日,“垃圾分类科普馆奇妙之旅”第二场低碳研学活动跟随“2025美丽深圳城管行——探寻‘圾’忆密码,‘童’行之旅”的步伐,走进了位于宝安区的深圳市垃圾处理历史博物馆。
该场馆是国内大的垃圾处理历史博物馆,馆内集历史展品、互动装置和大量垃圾处理历史资料于一身,以生动的方式展现了人类在不同文明时期如何处理垃圾。走进场馆,仿佛穿越了时空,开启了一段关于垃圾与人类文明相伴相生的历史长卷。
当天,深圳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30组亲子家庭组成参观团,来到这里参与“展厅研学+微课堂+书吧参观”活动。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团循着时光脉络纵览了古今中外垃圾处理技术的迭代演进,“身临其境”体验了垃圾从收集、运输到处理的全流程。孩子们在互动装置前热情高涨,有的积参与垃圾分类投放,点亮希望的“蒲公英”;有的奋力踩踏单车,为寓意资源再生的“重生树”注入绿能量。在微课堂中,蒲公英讲师以趣味图文与典型案例解析垃圾分类知识体系,通过趣味问答、情景模拟,将复杂的分类逻辑转化为生活智慧,推动公众认知向深层认同跃升。
陇南铝合金围栏生产
近期,南都记者深入暗访广州16个口袋公园。大部分公园都不同程度出现了垃圾随地散落等现象,其中6个口袋公园的植被缺乏护理,7个口袋公园设施不完善或老化,在现场也难寻管理方。而这些公园,有的甚至曾经被评为2023年广州“美口袋公园”。
口袋公园建成后如何地维护和管理,正在成为以“公园城市”为目标的广州市所正视的问题。
现象一:
垃圾散落问题普遍
有“美口袋公园”成垃圾堆放点
口袋公园,是指利用城市的闲置地、边角地、零星空地、小型纯绿地等,通过栽植树木,铺设园路,增加座椅、廊架等建设而成的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城市绿地。2024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便提出,建设一批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优化提升城市出入口、交通干道等重点区域绿化美化水平。目前,广州正按照“每5分钟社区生活圈至少建设1处口袋公园”的标准推进建设。
从规划之初,口袋公园就“装”着全龄友好、绿美广州等多重内涵,承载了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美好愿景。然而南都记者调查发现,作为休闲娱乐的场所,口袋公园内不可避免地出现乱扔垃圾等现象,环境卫生问题普遍存在但程度不一。
位于公交站附近的广州大道口袋公园面积不大,园内的围树公园椅为路人提供了休憩的便利。但在大树周边的泥土中,却可以清晰地看到被丢弃的蛋壳和食品包装,地面上还散落着几个烟盒。
而在去年建成的黄埔区云埔街道隧南路口袋公园内,垃圾散落的情况更甚。草坪上、石板路上、长椅两侧随处可见生活垃圾,靠近马路一侧的垃圾桶内垃圾溢出散落一地。“你看这地面,干净吗?”谈及对这个口袋公园的印象,居民们不约而同地反问。市民周女士指着面前白圆形坐凳向记者说,“上面黑的印子,是今年过年放鞭炮留下的,总该有人来刷漆处理一下吧?”
云埔街道隧南路口袋公园内,随处可见生活垃圾。
类似的现象在记者暗访的多个口袋公园均有出现,曾获评“美”的口袋公园也不。
2023年底,广州市林业和园林曾公布10个2023年广州“美口袋公园”,以及亲近自然口袋公园、具创意口袋公园、亲民口袋公园、具活力口袋公园、超人气口袋公园等各3个。其中,康王邻里花园在当年获评“美口袋公园”“亲民口袋公园”。
康王邻里花园位于康王中路与龙津路交界处,也被称为康王口袋公园。4月8日下午5时许,康王邻里花园旁边街道上人流如织,远远就能看到口袋公园面积不大,里面有凉亭,旁边是少量草地,以及长排的露天座椅和空地,有部分市民正在公园内休息。
然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公园“内有乾坤”:垃圾散落,臭味刺鼻。南都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园内休息的市民都在露天一侧的区域,而另一侧虽然有凉亭、草地,却基本没人踏足。进入凉亭,就能看到,有食品包装袋等垃圾散落在地,凉亭座椅靠背上,放着少许衣服和一个包。凉亭后是一小块草地,草地背后则是一排矮竹。朝里望去就看到,各种垃圾堆积在一起,走进去能闻到刺鼻的臭味,如果要靠近,只能捂住口鼻,半空中苍蝇蚊虫也活跃。
康王邻里花园的一排矮竹后,各种垃圾堆积在一起。
随后,记者看到身着“城管保洁”制服样式的保洁工人,拿着清洁工具正在清扫。保洁工人告诉记者,晚上会有拾荒者在这过夜,凉亭上放着的衣服都是拾荒者的,“我们也不敢动这些衣服,后面的垃圾也是他们捡回来的。”其表示,这给他们增加了不少工作,“我们每天都会来打扫很多次,也会给后面,但是没办法。”
现象二:
部分公园内植被缺乏打理
有的草坪寸草不生
荔湾区崇文三路口袋公园是华南植物园城园融合试点之一,园内种植有各种生态野趣的观赏草,并设置有植物科普牌。然而,记者在该口袋公园现场发现,观赏草科普牌下的植物已经枯黄,位于公园中心的草坪几乎寸草不生,一位居民向记者反映,草地因小朋友们在上面玩耍踩踏而变枯,平时也没怎么看到植被管理人员。同样的问题在荔勤北路口袋公园也有出现。“以前刚开园的时候有专门的园林管理人员,但近期貌似无人负责。”有环卫工人表示。
荔湾区崇文三路口袋公园有草坪几乎寸草不生。
杨箕东小区内的口袋公园隐匿在居民楼下。走进公园,只见杂草丛生,沥青路面上覆盖着一层青苔,用手轻轻一抹园内的凉亭和椅子,便满手灰尘。记者在这个口袋公园里逗留了二十多分钟,却未见有人在园中休息,公园基本处于“空园”状态。有小区居民表示,这里杂草茂盛,蚊虫较多,无法久坐,几乎没有看见有人打理过园内的绿植。
杨箕东小区内的口袋公园内杂草丛生,路面上覆盖着一层青苔。
黄埔区隧南路口袋公园入口处的草丛中,立有一块“不乱扔垃圾 垃圾入桶”的提示牌,但白的塑料袋依然在植被中若隐若现。而更大面积的草坪已出现明显“斑秃”,黄的干土袒露在外。“周末有人来这里露营,走的人多,没有及时浇水管理,草地自然就干枯了。”多位居民表示,平时并不常见到有工作人员养护植被与清理垃圾。
不过,也有口袋公园“见缝插绿”,景观面貌良好。在天河体育中心口袋公园、江月园、白云新城云憩里公园、广州鲁迅纪念园等口袋公园,记者能够看到花草被精心打理的痕迹。在天河体育中心口袋公园锻炼的徐伯称,“每天都有专人修剪浇水花草,还能看到保安在园内巡逻,感觉很安心。”
现象三:
口袋公园成“晾衣场”“停车场”
在南都记者暗访期间,恰逢春日暖阳高照,在荔勤北路口袋公园和荔勤南路口袋公园内,记者还看到有不少居民将被单和衣服晾晒在栏杆、树干上,尽管旁边就有张贴“禁止晾晒衣服”的字样。
居民将衣服晾晒在公园的树上,尽管旁边就有张贴“禁止晾晒衣服”的字样。
由于其地处十字路口,康王邻里花园周边车流量较大,不少外卖小哥或市民将电动自行车停靠在公园内部或外围,有时甚至堵住进出通道。
康王邻里花园内临时停有多辆电动自行车。
石牌小学附近的平安主题公园同样紧邻繁忙的马路。一位学生家长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公园和马路之间没有护栏等隔离设施,我担心孩子在玩的时候会不小心碰到过往的车辆。”值得一提的是,该口袋公园曾被市民反映存在电动自行车霸园现象。而记者此次暗访发现,园内已经没有电动自行车乱停放,但公园橙围栏的外围却停了几辆电动自行车。
除电动自行车外,有多个口袋公园内还随意停放着共享单车。在广州大道口袋公园内,一排共享单车倒在地面上,无人问津。
现象四:
部分公园硬件设施失修
厕所不开放、路灯没打开
根据《城市口袋公园设计导则》,标准型口袋公园的功能和设施设置宜复合多元,兼顾多个群体分时利用和同时使用的需求。小型、微型口袋公园功能及设施设置,宜优先满足特定群体的主要需求。设施设计是口袋公园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但在暗访过程中,有多位居民向记者反映,部分口袋公园“缺乏健身、娱乐器械”“设施无法使用”“设计比较无聊”等等。
在越秀区大新路口袋公园,明黄的柱子已经褪,供人休息的座椅明显掉漆,正方体的照明灯被损坏,顶部破洞,里面落有枯叶。至今,该口袋公园已建成开放近6年,公园内的硬件设施呈现出年久失修的痕迹。
越秀区大新路口袋公园有部分设施已经破损。
去年底,天河体育中心口袋公园建成开放。园内设施完善,逐渐成为附近街坊休闲锻炼的新去处。然而,3月18日,当记者试图在公园内寻找卫生间时,却发现一座临时厕所可供使用。园区内虽矗立着一座外观精美的公共厕所,但厕所门却紧锁着,无法进入,且水池较为脏乱,显然近段时间无人使用。
现场有环卫工人透露,该公厕尚未完工。市民们则表示,公厕是近才开始修建,未投入使用。但记者在工作日暗访期间,未见到施工人员在现场作业,公厕周围也未张贴在建中的告示或设置围栏,导致不少市民误以为厕所可以使用。十分钟内,至少有7位游客来到这座公厕前,却都只能无奈被挡门外。4月1日,记者再次来到该公园发现,红的水马围住了公共厕所出入口,厕所依然未开放。
记者在天河体育中心口袋公园看到,红的水马围住了公共厕所出入口,门前贴有“未开放”字样。
在隧南路口袋公园,下午4点幼儿园放学后,大量小朋友在此休息、玩耍,推着婴儿车遛娃的家长也陆续来到这里,口袋公园变得热闹起来。记者看到,口袋公园内部仅设有供人休息的椅子,并健身游玩器械。不少居民认为,公园的硬件设施建设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如增砌花圃,增设娱乐、健身设施与遮阳棚等等。
18点45分,隧南路的路灯亮起,整条马路被暖黄的灯光铺满,而公园内的十余个路灯却一直不亮。随着居民们陆续回家,整个公园沉入黑夜,变得安静。
夜幕降临,隧南路口袋公园十余个路灯却一直不亮。
相较之下,一些曾获评“美”的口袋公园设施完善程度更优。腿部按摩器、太揉推器、滑梯、象棋棋盘……在广州市海珠区环岛路永兴码头北侧旁的永兴码头口袋公园里,各类智能健身设施、娱乐设施一应俱全。2023年,它获评“具活力口袋公园”。不过记者发现,这些健身器材原本可以扫码连接小程序使用,但当天扫码后却毫无反应。
调查:
公园管理主体不清晰,市民求助无门
为何有些口袋公园会出现环境不够卫生、植被保养不佳、设施缺乏维护等一系列问题?对此,南都记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虽然经常能看到有人打扫公园卫生,但绿化丛中依然残留着许多猫狗粪便,味道很难闻,也不知道该向谁反映这个问题。”在石牌小学附近的平安主题公园,市民刘女士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疑惑,“口袋公园到底由谁负责清扫和维护?”
2021年,广州市《广州市口袋公园管理细则》,围绕绿化养护、卫生保洁、设施管理、管理、投诉处理等五个方面制定具体管理标准。建立养护单位自查、区园林主管部门检查、市主管部门抽查的三级巡查检查制度。
实际上,记者暗访的十余个口袋公园中,几乎未见园内有明显告示牌或通知栏,能够告知公园的管理单位或责任人。当市民在口袋公园遇到环境卫生等问题时,无法迅速找到反馈渠道。
为摸清口袋公园的管养主体,记者在现场询问了多位环卫工人、园林养护员,在不同的口袋公园得到的不一。在白云区永泰牌坊(官厅)口袋公园,记者遇到一位身穿“白云城资”工作服的园林养护员,她表示,包括公园在内,自己主要负责附近整个片区的绿化管理工作,但不负责清理垃圾。在被问及政府管理单位时,她表示不知情。而在白云新城云憩里公园,环卫工人则告诉记者,他们由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管理,负责整条街道的环卫保洁和绿化管养工作。暗访发现,这两个口袋公园的环境卫生管理明显更为到位。
在杨箕东小区内的口袋公园,记者也曾针对公园管养问题致电杨箕东小区物业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答复,口袋公园的清洁问题确实归他们管理,且每天都有人负责清扫。然而,当问及为何公园内保洁卫生仍是不到位时,该物业服务中心并未给出正面回应。
同时,针对天河体育中心口袋公园公厕未开的情况,记者以市民身份就此事咨询了天河南街道办事处,但街道办表示此事并不归他们管辖,也并不知情,建议向12345热线留言寻求解决。
烟台融媒7月3日讯(记者 纪殿国)7月2日,“烟台民意通”栏目以《三马路公交站点周围没有果皮箱》为题,报道了芝罘区公交站点周围没有设置,导致乘客手头的垃圾没有地方扔,市民希望相关部门增设果皮箱。相关部门听取民意,迅速在三马路公交站点安装了两个果皮箱。
7月2日,记者再次来到芝罘区三马路公交站点回访,看到两个站点周围均安装了果皮箱。其中一个果皮箱距离公交站点约20米远,另一个果皮箱距离公交站点不足10米。乘客丢弃手头垃圾犯难。
“2路、6路、11路、45路、52路、73路、82路等多条,都在三马路公交站点停靠。两个公交站点周围却长期没有设置果皮箱,给乘客扔手头的垃圾带来很大不便。”市民王先生说,“‘烟台民意通’报道后,相关部门迅速安装了两个果皮箱。周围居民十分感谢‘烟台民意通’关注,并为相关部门听取民意、整改点赞。”
1. 有害垃圾。这种垃圾指的是废电池、废灯管、废血压计、废剂、废油漆等。这些垃圾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一旦泄露到环境中,会有很大危害。一些电池含有重金属等物质,如果落到水中,会污染水源。因而要专门投放到有害垃圾桶之中。
2. 容易腐烂的垃圾。这种垃圾指的是厨余垃圾、腐肉、动物内脏等。这些垃圾容易变质,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3. 可回收垃圾。这类垃圾指的是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这些垃圾回收之后,进行一番加工还能发挥剩余价值。
垃圾分类科普知识有可回收垃圾、易腐垃圾、有害垃圾的种类及影响。有害垃圾对于环境的影响真的很大,所以在丢垃圾时,不妨花几分钟为它们做一下分类。